截至12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已经持续了两个月。尽管其间有过7天的短暂停火,随后加沙地带战火重燃,目前看不到明确的终点。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马丁·格里菲思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冲突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行动是“不稳定且不可持续的”。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7日发表声明表示,自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超过190万人流离失所,占其总人口的85%以上。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7日发布报告表示,加沙地带的粮食不安全状况“令人震惊”。在加沙地带北部地区,97%的居民正面临食物不足,48%的人正处于严重饥饿状态;与此同时,在加沙地带南部地区,83%的人正面临食物不足,38%的人正处于严重饥饿状态。
据多家媒体7日报道,以色列将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首次开放通往加沙地带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以便部分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在经过检查后进入加沙地带。
有媒体表示,以色列政府是在国际社会数周以来的强大压力下才作出这一决定的,但以色列方面并没有具体说明口岸重新开放的时间。
△《以色列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凯雷姆沙洛姆口岸位于以色列南部与加沙地带的边界地区,日常货车流量为每天1000至1100辆,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该口岸被以方完全关闭。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晋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指出,以方准备重开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就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进行的斡旋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加沙地带仍然急需国际社会长效的救援机制。
重新开放口岸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以色列对于加沙地带的严苛封锁出现了一定的松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这说明国际社会的压力也好,斡旋也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同时,当前人道主义救助还需要继续增强。冲突爆发后,大半个加沙地带,尤其是加沙地带北部原本就比较脆弱的社会经济平衡被打破,急需国际社会长期可靠的救援机制,对加沙地带进行更多的帮助。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以色列计划在巴以冲突结束后,在加沙地带建立缓冲区。
据知情人士透露,以色列已将这一计划告知埃及、约旦、阿联酋、沙特以及土耳其。据悉,该缓冲区将位于加沙与以色列边界的巴勒斯坦一侧。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外交政策顾问奥菲尔·法尔克称,在加沙地带建立缓冲区是一项可能的措施,可以作为未来加沙地带安全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路透社报道截图
不过王晋认为,以色列想以建立缓冲区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安全保障是不现实的。
第一,尽管现在巴以之间公正持久的和平还没有最终实现,但是加沙地带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巴勒斯坦人土地。以色列想在这里建立缓冲区,必将面对非常大的国际压力。
第二,即使以色列建立了所谓的“缓冲区”,加沙地带武装组织的火箭弹照样能绕过缓冲区,攻击到以色列本土,缓冲区的用处其实不大。
第三,要想让缓冲区运转起来,以方需要在其中驻扎士兵,设立后勤补给设施,要建立一整套防卫系统。而以军一旦驻扎到缓冲区中,马上就会成为新的攻击目标。
因此我认为缓冲区反而会成为以色列的安全累赘。这个想法可能更多是为了安抚以色列国内右翼政党和右翼团体的情绪。只要巴以之间不实现长期和平,任何单方面的安全机制都不能确保某一方的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迎合教育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