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王耀庆又出圈了,但这一回,他演绎的父亲承包了观众最大泪点。
他的最新角色名叫罗海涛,在故事的开始就遭遇了父亲的两难。一边是离婚以来前妻始终阻挠不让见的大儿子,如今因意外多器官功能衰竭,只有靠他捐肝移植才能活命;另一边是现任妻子刚刚诞下女儿,妻女正是如今最需要丈夫、需要父亲的时候。加之捐肝需要冒手术风险,于供体和受体都非万全。多重因素错综交织,罗海涛该何去何从?
11月17日上线湖南卫视、芒果TV的剧集《非凡医者》就为观众展示了这样的情感困境。罗海涛最初下意识抗拒,但面对儿子的病情加剧恶化,在新生女儿额头落下重重一吻后,他转身走向手术室,选择了作为父亲的本能,给予儿子第二次新生。罗海涛从犹豫到决绝的过程,剧情通过层层揭秘,走进人物真实处境的同时,也撬开人心的真相。最终,一封遗书落下句点,成功塑造了一个立体、完整的父亲和丈夫形象。
如此人物塑造的能力,让许多观众对这部医疗剧有了突破性的期待——这些年来,关于职业剧专业性的探讨,常常围绕着“像不像”,似乎成了业内纠结的、一个判断制作水平的准则。但在业界看来,随着近年影视行业制作能力、工业化水平提升,大部分剧集其实早已达到让观众觉得“像”、不出戏的程度,反而是叙事上的同质化和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过去几年中,几乎所有医疗剧都秉承着类似的叙事套路,即更突出病例的话题性、敏感性,试图得到观众的共鸣和共情。但作为剧集,长视频内容的吸引力,最终要落在故事的沉浸感和魅力人物的塑造,这也应该是医疗剧留住观众的原因。
《非凡医者》在这方面就很值得肯定。该剧以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陈辉成为医生的极致叙事,打开了医疗剧内容价值、情绪价值的新阀门,寻回了医疗剧的深度、温度和情感浓度。
从深度来说,这首先从叙事主题上,超出了国产医疗剧既有的叙事范畴,甚至设定在大众认知上是超验的。
一位甚至不能和病人顺理沟通病情、也很难和同事沟通的医术天才,能够成长为一位好医生吗?完全打破常规的叙事下,激活了从医生到病人的群像,以他们在和这位“非凡医者”的交集,形成反常规的故事脉络,并以具有悲剧底色的主人公,透视关于医疗行业更多现实问题的深层原因。
内容创新,首在创“心”。叙事深度的基础,正是该剧在人物和情感关系塑造上的成功。陈辉这个角色是反套路的,也是超预期的,作为一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他有着悲惨的过往,更谈不上个人生活;而作为一位医生,在目前的剧情里,他给医院同事们带来的麻烦还要大于帮助,精准的判断也很难获得信服。但无论是强大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是在面试时念诵医学誓言的坚定,都表现出极强的人物魅力和金子般的仁心。
如此人物塑造和关系中,无论陈辉还是其他人物,他们正视自我、认同正向价值的过程,都会给观众带来某种治愈。他们都是会做“错事”的普通人,医生王凯为了保住老友刘振巍揭发了贺同,但他的立场观众也能共情;包括罗海涛,面对突如其来的捐肝需求也难免犹豫;普通人总会有世俗与本心之间的摇摆,也因此陈辉的出现,才得以激活整个故事。
而这种人物关系所蕴含的情感,也让《非凡医者》获得了突出的内容温度。
在医院悲欢离合的社会场景中,陈辉的存在如一针催化剂,揭开表面之下的情感生态。当透过陈辉的“麻烦”,看到他天才的能力和医者仁心,无论病人还是医生群体,都会在世俗意义的“正确”与出自本心的认同之间,寻回一种自我审视的视角。认同陈辉会成为“好医生”的罗海涛,看陈辉挨打还是会感到“莫名的舒畅”;贺同和袁野会被陈辉气个半死,但还是会满大街找他,并给被刺激的他一个紧紧的拥抱。
而人物塑造与情感带来的温度,在《非凡医者》的处理中进一步获得提纯,实现了极高的情感浓度。
比如在剧集严肃的内核之上,该剧也加入了很多喜剧色彩,这些桥段试图纾解整体的沉重感,也丰富了观看体验,比如王凯这个角色,就是整个普外科室的搞笑担当,杨皓宇的表演也会放大了一些角色的喜剧感。在具体情节上,讨论刘振巍前女友病情的名场面、陈辉的拆台等,让刘振巍“后院起火”。而这实则让第五集前半段罗海涛遗书的巨大泪点得到舒压,带来更丰富的观看回味与离场情绪。
总体而言,《非凡医者》是有其实验性的。但作为一个故事,它又是极其踏实的,把人物做扎实、把情感做充足,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寻回医疗剧的深度、温度与情感浓度。无论对于医疗剧还是今年的剧集市场,这都算得上是一部惊喜。
文:王彦
图:剧方提供
来源: 文汇报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迎合教育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