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23岁的小冰(化名)莫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有时候可听到“丝丝”的哮鸣音。到某医院就诊,怀疑“支气管哮喘”,开始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一时得到了缓解。可后来“哮喘”发作越来越频繁,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越来越差,多次使用糖皮质激素才能见效。
2个月前,小冰出现了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查痰抗酸杆菌阳性,怀疑肺结核转到青岛市胸科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小冰右主支气管明显狭窄,右侧部分肺不张。经呼吸内镜检查,发现小冰右主支气管内附着大量干酪样物,导致气道堵塞,灌洗液发现结核菌,诊断为肺结核、支气管结核。
住院期间,除规律抗结核治疗外,经过3次呼吸内镜下冷冻、球囊扩张等治疗,小冰的胸闷、哮喘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范围较前缩小,肺不张得到了缓解,最大限度恢复了患者的肺功能。
什么是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结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致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等处受累的一种结核病。
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一种,具有结核病的共同特征,如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咳嗽、咳痰等,其中长期咳嗽、呼吸困难是其显著特征,听诊局部可出现哮鸣音。
支气管结核为什么不易发现?
首先,与结核病的发病率有关。结核病又称为“痨病”“肺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很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结核病发病率持续走低,已经不在是“主流”疾病。
其次,支气管结核的症状不典型,有的患者没有发热、盗汗、纳差等结核中毒症状,只表现为干咳,尤其是年轻人首次发病的症状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类似。
最后,气道改变不明显的患者,胸片检查肺部可无异常表现,甚至CT检查也无肺实质明显异常,易被误诊成常见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疾病。
主治医师、青岛市胸科医院内镜中心组长周然提醒:当年轻患者出现反复哮喘发作,按“支气管哮喘”治疗疗效欠佳时,要想到患“支气管结核”的可能。对于慢性咳嗽,要注意观察患者气管、支气管的形态是否有异常,必要时行呼吸内镜检查才能看到其“真面容”。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迎合教育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